三亞推進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 本報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主任童道馳(中)到三亞中院調研。
三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周廉芬(左二)到基層調研。
“利用金融產業在海南先行先試契機,吸引更多優質上市企業進入,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同時加快推動城市國際法治化進程,建設金融法治服務之城……”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主任童道馳近日在2019海南自貿區(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三亞市招商引資企業座談會上提出,三亞將聚焦打造“五個城市”,其中包括“金融法治服務之城”。
今年以來,三亞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部署要求,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市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貫穿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過程,用好法治“指揮棒”,豎起法治“邊界線”,托起法治“公平秤”,拓寬法治“惠民路”,為三亞在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中打造標桿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目前,我市法治領域工作砥礪奮進,依法治市強力推進,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三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周廉芬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用好法治“指揮棒”
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326件
4月22日上午,三亞市在全省市縣中率先召開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童道馳出席會議,并對全面依法治市作出具體部署。
“法者,治之端也。”三亞市委、市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用好法治“指揮棒”,確保將依法治市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今年以來,童道馳多次對三亞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作出批示。
據了解,三亞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后,將辦公室設在市司法局,配齊配強辦公室工作人員,委員會下設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四個協調小組,并明確各小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和工作規則。
同時,制定《中共三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工作規則》等工作制度和《三亞市2019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建立起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和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信息報送制度,明確任務分工,做好頂層設計,編制三亞法治建設規劃(2020—2022)。
“法治三亞”,當從立法開始。近年來,三亞充分發揮可行使地方立法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優勢,穩步推進立法工作。同時,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2019年以來,三亞共審議地方性法規4件,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326件。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15個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完成11個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
今年以來,三亞市還配合全國人大、省人大做好海南自貿區港立法調研工作。上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16次專題調研,并由三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震華帶隊赴武漢、廈門、舟山進行自貿區(港)進行立法調研。
同時,三亞主動服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揚塵污染防治等立法項目,探索崖州灣科技城“法定機構”管理模式,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豎起法治“邊界線”
整合21支隊伍統一行使執法權
7月4日,三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三亞市政府法律顧問團組建方案》《三亞市政府法律顧問團工作規則(試行)》等文件。
“這是三亞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縮影。”三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副主任阿東介紹說,近年來,三亞市堅持嚴格執法,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豎起法治“邊界線”。
在工作中,三亞健全行政決策機制,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公職律師制度,推進“一網通行、全市通辦”,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今年以來,重新組建后的市司法局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將政府權力運行納入法治化軌道。
今年4月底,三亞市啟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全市“一支隊伍管執法”,全面推進全覆蓋跨領域綜合執法。6月,三亞印發實施方案,擬將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21個部門行政處罰權及執法隊伍整合,統一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行使。
阿東指出,三亞還加強市場監管,建立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加強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效能,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打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尤其是,三亞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通過市場主體事中事后協同監管子平臺加強各部門聯合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全面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和工商登記“一窗受理”以及負面清單登記制度,實行“全島通辦”的注冊登記制度。
今年以來,根據《三亞市消費者投訴信息公示辦法》,先后公示兩批消費投訴信息共2265條,這項舉措社會反響好。5月三亞市被國務院評為“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
托起法治“公平秤”
探索旅游糾紛集中審理機制
8月23日,來自民營企業界的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來到三亞市大小洞天文化旅游區巡回檢察工作站,開啟與檢察機關的“相知”之旅。
這一天,三亞市人民檢察院開展以“檢察護航民企發展”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檢察產品和法治保障。
近年來,在三亞市委、政法委的統籌領導下,全市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創新完善司法服務舉措,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探索旅游糾紛集中審理機制、公益訴訟等方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創新成果,托起法治“公平秤”。
“我們創新涉外商事案件審判方式,加快在市中院設立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三亞中院代院長張光親說,截至6月底,已落實涉外民商事法庭辦公和審判場所,初步完成涉外民商事法庭制度建設。
記者注意到,三亞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專門合議庭設立工作,探索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審判“三合一”新模式。市城郊法院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全市知識產權的立案和審理工作。
“我們與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建立平臺數據共享機制,該服務熱線將本平臺受理的生態環境等領域存在侵害公共利益的線索定期向市檢察院推送。”三亞市檢察院、檢察長褚以海說,市檢察院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探索發現公益訴訟線索新模式。
去年12月19日,童道馳一行率隊到三亞市中級法院、三亞市檢察院調研。他要求,法檢兩家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自由貿易區(港)建設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拓寬法治“惠民路”
探索“1+1+1”法律顧問新模式
“既然已達成合意,請在調解書上簽字、按手印……”4月28日,在三亞市海棠區南田村村委會法律顧問宿金鑫、法律事務聯絡員沈堅及鄉賢五老代表共同努力下,一起因砍樹引起的鄰里糾紛成功化解。
去年8月以來,三亞探索“1名法律顧問+1名法律事務聯絡員+1個法律顧問服務團”的“1+1+1”法律顧問服務新模式,讓老百姓足不出戶享受私人訂制法律服務,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三亞樣本。
“近年來,我們堅持推進全民守法,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拓寬法治‘惠民路’,筑牢法治‘防火墻’。”三亞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許克崢說,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法治宣傳,建設完備法律服務體系,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提升國際化法律服務水平。
目前,三亞建成市、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6個,村(社區)工作室149個,基本實現“市—區—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
據周廉芬介紹,6月11日,三亞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成立三亞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的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模式。2月20日,三亞市第一家合作制公證處——三亞鳳凰公證處暨鳳凰公證研究院揭牌成立。而且,三亞重點引進國內高端律所,試點實行本地律所與港澳律所合伙聯營,推進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入駐三亞。
目前,在三亞市政法委的統籌領導下,三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張兆騰提出,要進一步深化“路長制”改革,擴大“警保聯防”范圍,形成“路長卡點、飛鷺巡線、警??孛?rdquo;的多警聯勤聯動機制。
據了解,三亞市在全國率先建立“警保聯控”警務新模式,為三亞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引領區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